![]() 第25讲 褚海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生物学首席教授。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2001-2010年期间在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日本国立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累计工作了7年。长期从事土壤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对全球变化及农业管理的响应。发表SCI论文131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83篇。担任Microbiome,The ISME Journal、mSystems,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7种国际期刊编委,国内英文期刊Soil Ecology Letters共同主编。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24讲 蒋瑀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长期从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捕食机制与养分调控,食物网生态与土壤健康提升机制等研究。研究成果完善了对土壤动物捕食机制与养分循环调控原理的认识,为提升红壤中低产田地力和土壤健康建立了生物网络调控的新方向。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cations, ISME J,Microbiome,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和SoilBiology & Bio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现任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客座编辑,《土壤学报》和《应用生态学报》编委。 第19讲 吴纪华
复旦大学教授、博导,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着重于地上-地下生物联系、土壤线虫群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全球变化影响下的食物网动态与生态系统功能、线虫系统发育及地理分布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包括以通讯作者在Ecology Letters, Ecology, New Phytologist,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等杂志发表论文。兼任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生物多样性》《土壤》编委等;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等。 第17讲 王二涛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方面的研究。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模型;发现菌根因子受体及受体复合,并解析了菌根因子信号转导途径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Molecular Plant, The Plant Cell, Cell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对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目前任Science Bulletin, New Phytologist等学术期刊编委。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19年“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2020年“科学探索奖”等。 第14讲 白洋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CEPAMS)。2010年德国科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6年进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开展根系微生物组与植物互作的博士后研究。2016年5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入选中组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任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oil Ecology Letters编委会成员。主要从事植物与微生物组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在Science、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ISME Journa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并在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 第11讲 王光华
1966年生,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研究员,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细菌病毒多样性及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近百篇,4篇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SCI论文引用1500余次。担任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和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噬菌体组专委会委员,担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学杂志》、《作物与土壤》和《生物技术通报》等期刊编委。 第10讲 陈林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主要从事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微生物及其噬菌体的多样性和功能研究,包括进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大噬菌体研究。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Microbiology,Genome Research,ISME Journal,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mSystems 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并在Nature 和 Nature Microbiology 等杂志上参与发表论文10余篇,引用1200+次(H-index = 14)。担任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审稿编辑,并为 ISME Journal 等多个杂志审稿。 LorMe云讲堂精彩预告:敬请期待!LorMe云讲堂往期精彩回放合集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五季精彩回放 第五季讲师:褚海燕、李香真、黎绍鹏、杨军、王建军、时玉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四季精彩回放 第四季讲师:吴纪华、李琪、刘满强、陈迪马、赵杰、蒋瑀霁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三季内容回放 第三季讲师:蔡祖聪、白洋、张瑞福、陈桃、王二涛、孙波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二季精彩回放 第二季讲师:马迎飞,韦中,张全国,陈林兴,王光华,何俭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一季精彩回放 第一季讲师:邹建文,焦硕,牛犇,马斌,邓晔,高程
上一页
1
下一页
![]() 钟山肠道讲坛第8期-王倬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生物工程前沿交叉研究部副主任
上一页
1
下一页
肠道论坛精彩预告 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