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讲 范陆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独立PI,微生物信息学实验室(Lab of Microbial Informatics)负责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微生物生态与进化、微生物共生、微生物组与病毒组互作、计算微生物学等。曾担任广州医科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客座研究员。曾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PNAS、ISME J,EST 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曾获欧洲微生物学会(FEMS)青年科学家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海洋科学最佳研究奖。 第53讲 蒋建东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与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农药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等,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以国际合作项目等,在ISME J, Microbiome, Molecular Microbi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杂志Associate Edi 第52讲 鞠峰
西湖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BLab 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省海岸带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环境微生物组与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目前参编中英文专著3本,在 ISME Journal、Microbiome、Advanced 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 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引用 3600余次。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 Engineering、Front Microbiol、 Eng Life Sci 期刊编委,以及 Crit Rev Environ Sci Technol、J Environ Sci、Environ Sci Ecotechnol、The Innovation (Cell Press)、iMeta 等期刊青年编委。曾获中国生
第51讲 宋毅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201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2017至2021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与免疫系开展博士后研究,2021年10月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任助理教授。已在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他引超过350次。拥有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组学相关背景,主要研究根系免疫调控机制以及植物塑造根际微生物组的机制。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审稿编辑。 第49讲 施卫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农田面源氮磷排放规律和污染防控技术、氮磷循环过程与植物高效吸收利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任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的subject editor、《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编委。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首届朱月李华优秀教师奖等荣誉。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中国土壤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Plants、Trends in Biotechnology、Trends in Plant Science、Ne
第47讲 申建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第44讲 刘小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博士、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科学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主任、盐碱地生态修复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盐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工作,包括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咸水安全灌溉和盐生植物开发利用等。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50余项。发明了咸水冬季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技术,创立了基于秸秆深埋隔盐的盐碱地快速增产技术,探索了盐生植物适应盐渍环境的机理,评价了盐碱地改良的生态效应,形成了“适盐用盐,以盐治盐”的盐碱地高效利用模式。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2016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
第43讲 袁志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PI;兼任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委员。2014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杰出青年称号、2016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17年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18年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2020年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森林土壤微生物)、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等。 第42讲 钱海丰
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JSPS研究员,浙江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与生态毒理学研究。应用目前主流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并结合组学概念,从基因、蛋白、个体及群落结构等多个层次,系统分析农药等污染物对植物的毒理及其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响应机制,了解胁迫环境下根际微生物群反馈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网络,阐述污染物-植物-环境微生物的三极关系。相关成果发表在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 Microbi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期刊。任浙江省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Soil EcologyLetters编委。
第41讲 刘杏忠
南开大学杰出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国际菌物学会执委,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亚洲菌物学会主席、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真菌进化生物学及微生物组研究。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十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 第40讲 姚槐应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以城市-城郊土壤碳氮循环过程为核心,解析土壤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过程之间的耦合机制,研究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转化的微生物机制及其调控途径,研究成果获得首届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及宁波市科学技术奖励。在Nat Commun, Environ Microbiol, Environ Sci Technol, Soil Biol Biochem等国内外相关领域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累计被SCI引用4000余次,论文引用率在相关科学领域进入世界前1%行列。担任Agr Ecosyst Environ, Front Microbiol等期刊副主编或编委,浙江省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兼职。 精彩预告 凌波微课|南农大资环学院钟山学术讲坛第五十五讲——特邀南方科技大学范陆副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2.5.24(星期二)19:30-21:30精彩回放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五季精彩回放,牛年我们继续相约! 第五季讲师:褚海燕、李香真、黎绍鹏、杨军、王建军、时玉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四季精彩回放,第五季如约而至 第四季讲师:吴纪华、李琪、刘满强、陈迪马、赵杰、蒋瑀霁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三季内容回放,第四季精彩继续 第三季讲师:蔡祖聪、白洋、张瑞福、陈桃、王二涛、孙波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二季精彩回放,第三季即将出炉 第二季讲师:马迎飞,韦中,张全国,陈林兴,王光华,何俭 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一季精彩回放,第二季即将出炉 第一季讲师:邹建文,焦硕,牛犇,马斌,邓晔,高程 |